云南大学胡万彪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二维铁电材料离子占位与迁移机制
日期:
2024-11-26
浏览次数:
105
近日,云南大学胡万彪团队(现代工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电镜中心/云南省电磁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Atomic-level direct imaging for Cu(I) multiple occupations and migration in 2D ferroelectric CuInP2S6”的研究论文。二维范德华铁电材料因奇特的物理和量子现象,广泛应用于场效应晶体管(FET)、非易失性存储器、铁电隧道结(FTJ)等领域。二维单斜(Cc)结构的CuInP2S6(CIPS),因其四势阱可调节的室温铁电性,在电子器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CIPS的铁电极化与Cu(I)所在晶格的位置有较强的关联性。如图1a所示,CIPS由InS6八面体笼,Cu(I)子以及P-P对构成一个连续的层,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瓦尔斯力以ABAB的堆垛方式构成完整的二维晶体。在TC点以下,Cu(I)自发的占据位置I(位置III),导致晶体的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从而产生朝下(朝上)的自发极化。由于Cu(I)的可迁移性,在CIPS晶体当中存在着面外(OOP)和面内(IP)两种极化(图1b)。当施加外场(如电场、应力、热等)时,Cu(I)的占位可以切换,使极化方向与场方向对齐(例如,当外加电场向上时,所有Cu(I)离子都切换到III位置,使极化点向上)。目前,该材料仍有一些问题未得到解决,例如:有多少可能的位置可以容纳Cu(I)切换或额外迁移?除了位置I和III外,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占据位置?Cu(I)是否有可能迁移到间隙位置或层间位置?此外,Cu(I)以什么样的路径来进行迁移?显然,这些基本的结构和物理图像对于理解CIPS的铁电性质和极化开关机制至关重要。在本工作中,研究团队通过像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AC-STEM)对CIPS单晶进行了原子级直接成像,以精确跟踪沿(100)-CIPS电子束辐照下Cu(I)的动态行为(图1c)。结果表明,Cu(I)在外加电子辐照下具有多重占位,Cu(I)可以迁移到InS6八面体骨架之间的晶格、空位、间隙和层间位置,形成CuxInP2S6(x=2-4)局域结构。Cu(I)多重位置占据诱导的晶格应力导致层与层沿b轴方向滑移,产生1/ 6b晶格常数的晶面滑移。CuxInP2S6(x=2-4)是一种局域动态结构,当电子剂量大于50 e− Å−2时以亚稳态存在,从而产生的动态过程。这些发现揭示了Cu(I)在CIPS中迁移的潜在机制,为控制其铁电性能的基本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郭长金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现代工学院胡万彪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岭学者专项、云南省电磁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筹)、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云南大学电镜中心的资助和支持。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4229-7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7
-
11
点击次数:
119
2025年7月10日下午,上海市稀土协会在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会议室召开第三届第九次理事会会议,会议由秘书长吴建思主持,理事会出席人数符合章程规定要求,监事会成员列席会议。 会议通报了协会换届工作进展和情况说明,并宣读了市工经联党委对换届主要负责人选审核结果的通知。会议强调,换届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上海市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指引》和协会章程规定,遵循民主办会原则,保障全体会员充分行...
2025
-
07
-
11
点击次数:
162
2025年7月10日下午,上海市稀土协会在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会议室召开第三届第九次理事会会议,会议由秘书长吴建思主持,理事会出席人数符合章程规定要求,监事会成员列席会议。 会议通报了协会换届工作进展和情况说明,并宣读了市工经联党委对换届主要负责人选审核结果的通知。会议强调,换届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上海市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指引》和协会章程规定,遵循民主办会原则,保障全体会员充分行...
2025
-
07
-
11
点击次数:
46
来源:X-MOL离子吸附稀土矿石 (IAREO) 是中重稀土元素的重要来源。硫酸镁 (MgSO4) 原位浸出广泛用于 IAREO 的开采。然而,稀土 (RE) 在浸出过程中可能会重新吸附在贫矿层中,导致稀土浸出率下降,浸出剂消耗量增加,生产成本增加。在本工作中,探究了使用 MgSO4 对 IAREO 进行塔浸过程中稀土和铝 (Al) 在贫矿层中的浸出行为以及发生转变。结果表明,在贫矿石存在下,RE...
2025
-
07
-
11
点击次数:
51
来源:X-MOL通过沉淀中和和浓缩稀土去除铝是目前最广泛采用的离子稀土浸出液处理工业方法。采用镁-钙碱性化合物作为 pH 调节剂具有成本低和钙-镁闭环回收等优点。然而,这个过程的稀土损失超过 8%,获得的混合稀土氧化物中的杂质含量(镁和硫酸盐)均超过 15 wt%。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从镁盐基离子稀土浸出液中选择性分离和逐步回收稀土和铝的新工艺。首先,采用镁/钙碱性化合物逐步共沉淀稀土和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