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介绍
协会章程
发展历程
重大会议
机构设置
资质荣誉
协会会员
协会会员
信息服务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重要通知
党建工作
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产品展示
科技视频
稀土科普
专业平台
磁性材料
催化材料
发光材料
光电材料
标准化
其他材料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稀土行情
政策法规
国家文件
上海文件
其他文件
联系我们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中文版
EN
登录
注册
欢迎您,
退出
综合新闻
News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联系我们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联系人:崔老师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综合新闻
“人造电场”降低开采污染
日期:
2025-01-09
浏览次数:
134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一项研究提出,生产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所需要的
稀土元素
可以通过人为制造“电场”更加环保地从地下提取。1月6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可持续》。
如今,电子产品中的大多数稀土元素都是通过使用有毒化学物质从矿石中开采并提取的。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数千吨化学废弃物,污染附近的地下水和土壤。然而,如果使用“人造电场”将这些元素集中到一起,就可以减少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的需求。
“想象一群人被定向灯引导穿过迷宫的场景,稀土元素也可以从矿石中被电场驱赶到特定的收集点。”论文作者、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建喜说,“这一方式不仅确保了高效开采,而且对环境的破坏较小。”
为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宏平与朱建喜带领团队开发了柔性片状塑料电极,每个电极宽10厘米,长度可定制,由可以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在中国南方的一个稀土矿床,他们将176个这样的电极插入岩石22米深的单个钻孔。
接下来,他们将
硫酸铵
注入矿石孔中,以溶解和分离出的稀土元素作为带电离子激活电极,在带正电和带负电的电极之间产生电场。电场使稀土元素向带正电的电极移动并聚集在一起。然后,他们将这些元素转移到处理池中,进行额外的纯化及分离。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方法能够大大减少提取稀土元素时使用的有害化学物质数量,相关的氨排放量减少了95%。这有助于防止稀土开采活动污染附近的水和土壤环境。
朱建喜说,该研究结果显示,从5000吨土方规模的
稀土矿
中提取稀土元素的效率达到了95%以上,而通过化学方式提取通常只能达到40%~60%。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4-01501-9
上一篇:
采收率大于95%!新技术支撑稀土开采 | 科技前线
下一篇:
游劲松/宾正杨课题组JACS:基于“中心对称”策略构筑二氟硼类窄光谱OLED发光
Hot News
/
相关推荐
张文雄课题组与合作者发现稀土介导的苯环开环复分解反应
2025
-
01
-
21
点击次数:
11
来源: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文雄课题组近期在《美国化学会志》(Wei Liu, Ping Wu, Yibo Liang, Junnian Wei, Gen Luo*, Wen-Xiong Zhang,* J. Am. Chem. Soc. 2025, 147, 1300-1306)上以全文形式发表一篇题为“Rare-Earth Metal-Enabled Ring-...
More
国家重点实验室姚娜博士/材料学院王星博士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las》上发表重要成果
2025
-
01
-
21
点击次数:
11
来源:武汉纺织大学近日,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卫林院士团队姚娜博士/材料学院王星博士在碳纤维上生长的氧析出催化剂的制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开发一种掺杂不同 3d-orbital 原子 M(V、Ni、Zn、Mn)的 CoMoOx 系统,研究 氧空位(VO) 的形成和稳定及其在 OER 性能中的关键作用。原位和非原位测量以及理论计算表明,掺入 V 会调整 CoMo-d 和 ...
More
发现超低温巨大稀土磁热材料
2025
-
01
-
21
点击次数:
10
来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随着氦气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低温制冷在空间应用、量子技术和前沿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低温制冷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绝热去磁制冷技术(Adiabatic Demagnetization Refrigeration,ADR)基于材料的磁热效应(Magnetocaloric effect,MCE),提供了无需使用稀缺3He、4He达到亚开尔文温区的有效解决方案。其中,材料的磁熵变...
More
西北工业大学栾新刚、董喜超/厦门大学余兆菊:先驱体转化法制备SiHfBCN陶瓷涂层及其高温导电性能研究
2025
-
01
-
17
点击次数:
162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无线声表面波(SAW)传感器在原位实时监测和准确评估高温部件的健康状况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作为 SAW 传感器核心单元的薄膜电极要求具备出色的高温导电性、稳定性和抗氧化性。我们采用先驱体转化陶瓷的方法,在 YCa4O(BO3)3/BN 衬底上制备了光滑致密的 SiHfBCN 陶瓷涂层。测试1200 °C热解的 SiHfBCN 陶瓷涂层1200℃高温电导率达到291.55...
More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网站地图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