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钢联网7月1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到2026年,力争实现产业链现代化“1269”目标,即: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新能源、石化化工、建材、钢铁、航空、食品、纺织服装、医药、现代家具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电子信息、铜基新材料、锂电和光伏新能源、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航空、炼化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6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统筹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取得明显成效。有色金属产业链。坚持智能化、低碳化、集群化方向,前端强化矿产资源战略保供、中端提升冶炼和再生金属回收利用等工艺技术水平、后端延伸提升精深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战略资源保供和高效化利用,聚力发展铜、钨、稀土等细分产业链。到2026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万亿元。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以赣州、九江为核心,联动南昌、宜春、吉安等地,以推进赣州国家级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为牵引,进一步提升龙南、大余、崇义、修水、武宁、靖安、吉安、赣县、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水平,打响“中国稀金谷”品牌,着力打造赣州、九江“双核”引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江西省有色金属产业链...
发布时间:
2023
-
07
-
17
浏览次数:23
来源:中国经济网制粉、压制、烧结……走进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稀土公司”)生产车间,钕铁硼智能生产线正在按照工艺流程有序生产。“这条生产线是去年4月份投产的,目前基本实现物料全自动衔接。新生产线投产后,物流流转比原来快了10多个小时,1天能生产约12吨产品。”金龙稀土公司技术质量总监许德钦介绍。稀土是化学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微量的稀土元素加入其他材料后,往往可以大幅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目前,稀土在冶金、石化、光学、显示面板、磁性材料、航空航天、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金龙稀土公司主要从事稀土分离、稀土精深加工以及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公司从发光材料荧光粉起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链优势、装备及技术优势、研发优势,生产的稀土功能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功能陶瓷、光学玻璃、激光晶体、节能电灯、风力发电等领域。”金龙稀土公司党委副书记、稀土金属事业部总经理张永健告诉记者。在金龙稀土公司展厅,记者看到一个个玻璃瓶里放置着各色粉末。“这些粉末是稀土氧化物,是公司的拳头产品。”许德钦说,为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采用联动萃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多种元素全分离,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大幅降低了材料及工艺成本。稀土氧化物是金龙稀土公司持续开展科技创新的缩影。“公司深...
发布时间:
2023
-
07
-
14
浏览次数:6
源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热压/热变形工艺是利用钕铁硼纳米晶粒在剧烈的塑性变形过程中,晶粒沿应力方向择优生长获得层状堆叠织构的近终成型制备技术。制备的热变形钕铁硼磁体具有晶粒细小、致密度高、强织构等优点,然而磁体中存在的无取向准周期性粗晶区限制了磁体性能潜力的深入挖掘。长期以来,粗晶区的形成机理尚不明晰,钕铁硼磁体发明人之一J.J.Croat表示,如果能减少无取向区域在热变形磁体中的占比,使得取向度优化5%以上,则磁体剩磁可达15 kGs,可获得最大磁能积超过55 MGOe的高性能热变形钕铁硼永磁体。由此可见,阐明粗晶形成机理,开展结构均匀性优化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稀土永磁材料团队针对热变形钕铁硼磁体粗晶区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在之前的工作中,团队针对磁体中存在的无取向准周期性粗晶结构,开展了粗晶细化的微观结构优化研究,在快淬磁粉表面均匀分布硬质相,优化了表面晶粒的应力分布,微观结构得到大幅优化,磁体性能得到显著提升(Scripta Materialia 152 (2018) 127–131,Acta Materialia 167 (2019) 103-111),初步探明了热变形钕铁硼磁体晶粒细化改性机制。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磁体中粗晶粒分布规律,发现粗晶区与快淬磁粉贴辊面存在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在快淬磁粉贴辊面存在晶界能较高、处...
发布时间:
2023
-
07
-
14
浏览次数:21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丰富的跃迁能级使其成为巨大的发光材料的宝库,在显示、照明、通讯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稀土发光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发光材料,其发光机理可以分为f-f跃迁和d-f跃迁。相比于被广泛研究的具有跃迁禁阻、发射峰窄、激发态寿命长等特点的f-f跃迁稀土发光配合物,研究较少的d-f跃迁稀土发光配合物具有跃迁允许、发射峰宽、激发态寿命短等特点,能够拓展稀土发光配合物在更多领域的应用。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刘志伟研究员和北京农学院的曲江兰教授合作,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elayed doublet emission in a cerium(III)complex”的VIP论文,该工作通过内外层配位空间的设计与调控发现了首例具有延迟二重态发射的稀土铈(III)配合物,这也是首例基于金属中心发光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稀土铈(III)离子的基态电子构型为4f15d0,激发态电子构型为4f05d1,自旋多重度均为2,其配合物一般具有二重态的d-f跃迁发光性质。在传统铈(III)发光配合物的设计中,配体的第一三重激发态(T1)的能级应大幅高于金属中心的第一二重激发态(D1)的能级,以避免能量从D1传递到T1而耗散,从而确保激发态D1到基态D0的高效发光。作者基于对D1...
发布时间:
2023
-
07
-
13
浏览次数: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