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智能可以被定义为感知、存储、分析和响应周围环境或信息的一种能力。由于其智能光学应用,如荧光传感、防伪、生物成像、荧光标签、光电设备和微芯片等,智能发光材料已经成为了材料科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于智能发光材料来说,荧光响应是赋予发光材料智能的关键因素,常常表现为通过荧光增强、猝灭以及发射峰的移动来输出信号。而荧光传感和化学防伪技术均可利用荧光响应来实现。可发光的镧系功能化的氢键有机框架基水凝胶薄膜作为智能发光材料,不仅制备简单、携带方便,而且可以提高防伪技术的安全等级。因此,制备双发射的镧系功能化的氢键有机框架基水凝胶薄膜在应用前景上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闫冰教授课题组在多年开展金属有机框架功能化组装稀土光功能杂化材料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拓展至非金属的有机框架晶态基元杂化材料的构筑及功能化。比如,在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功能化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J. M. Wang, B. Yan*, et al., Inorg. Chem. 2019, 58, 9956-9963; Anal. Chem. 2019, 91, 13183-13190;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 2020, 12, 12990-12998; Anal. Chem. 2021, 93, 4308-4316; J. Mater. Chem. C 2021, a...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2
浏览次数:12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探索具有电子关联作用的拓扑量子材料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理论学家预测,具有Kane-Mele自旋轨道耦合和面外铁磁性的笼目晶格(Kagome Lattice)有望实现包括高温本征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内的多种新奇拓扑物态。2020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贾爽长聘副教授等人发现首个高温陈数笼目磁体TbMn6Sn6【Nature 583, 533–536 (2020)】,在纯净笼目晶格和面外铁磁性材料的探索中取得突破。近日,贾爽课题组与普林斯顿大学M. Zahid Hasan教授等合作,进一步研究稀土元素对RMn6Sn6(R=Gd–Tm,Lu)中拓扑电子结构的影响,通过电输运和谱学实验证实了稀土元素可以有效地调节笼目磁体中的陈数能隙。研究团队通过替换不同的稀土元素,对与TbMn6Sn6具有类似量子输运特性的笼目磁体RMn6Sn6作了系统研究。这一系列样品均表现出非平庸贝利相位的SdH量子振荡以及由贝利曲率场引起的本征反常霍尔效应;与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上观测到的狄拉克线性色散相结合,被证明是一族有质量狄拉克费米子的陈数拓扑磁体。同时,这一族材料的拓扑能带结构呈现出随稀土元素系统性变化的趋势(如图)。研究团队认为,4f与3d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稀土元素可以在RMn6Sn6中充当量子调节旋钮的原因。该工作发现了一种不同于Kane-Mel...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1
浏览次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