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稀土网近日,由稀土院牵头负责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 “突围” 工程 “电力系统用高丰度稀土铝合金导线材料及应用技术研发” 项目启动暨技术研讨会,在天龙大酒店隆重召开。会议标志着自治区在稀土新材料应用与电力技术升级领域的协同创新正式进入攻坚阶段。该项目精准锚定电力系统对兼具卓越导电性能与高强度力学特性的新型材料的迫切需求,创新性地利用可形成共格多元弥散相的稀土特定微量元素,设计研发新型高性能稀土铝合金导电材料。其核心突破方向在于破解高性能铝合金导线长期存在的 “强度与电导率相互制约、难以同步提升” 的技术瓶颈,最终实现稀土铝合金导线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及挂网示范应用,为我国电力传输系统的效能升级提供关键材料支撑。会议由项目负责人胡文鑫主持,汇聚了多领域的权威力量。内蒙古工业大学刘慧敏教授作为项目责任专家出席会议,由内蒙古工业大学郭锋教授、内蒙古科技大学李震教授、李瑞红教授,包头市宏博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郝茜正高级工程师,包钢集团财务专家刘美晓等组成的咨询专家团队,为项目问诊把脉;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包头市科技局及包头稀土研究院的相关领导莅临指导,为项目推进提供政策支持;来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中天铝线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包钢鑫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子课题负责人与技术骨干也参加了会议,共商项目实施细节。会议议程紧凑高效,成果显著。科技厅领导强调了该项目在我区科技 “突...
发布时间:
2025
-
08
-
18
浏览次数:39
来源:X-MOL镁-空气电池是一种以中性盐为电解质的储能电池,已成功应用于需要低功率电源的各个领域。然而,通常用作电解质的氯酸盐极易腐蚀空气阴极中的金属载体,导致严重的极化。碳纤维毡具有由随机碳纤维组成的微观结构,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高效的三维导电网络和优异的耐酸碱性。本研究以疏水改性碳纤维毡为导电载体和气体扩散层,以 LSM(La1–xSrxMnO3)为镁-空气电池催化剂制备空气阴极。气体扩散层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接触角高达 133°,出水压力为 9536 Pa,最大孔径较小,为 11.8 μm。以 LSM 为催化剂的碳纤维毡基正极电池在 2000 h 后可实现 99.1 mW cm−2 的最大功率密度,降解率低至 9.98 %。最后,使用制备好的阴极组装和检查了镁-空气电池的原型。这些结果表明,碳纤维毡基空气阴极是一种有前景的吸气阴极,用于具有中性电解质的镁-空气电池,特别适用于海水和氯酸盐溶液。
发布时间:
2025
-
08
-
15
浏览次数:70
来源:X-MOL急性肺损伤 (ALI) 伴有氧化应激和炎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其特征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迫切需要开发新药。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合成了 46 种新型镧酰胺 B 类似物,采用新开发的无过渡金属策略。经研究,M11 在 LPS 诱导的 Raw264.7 细胞中表现出最高的炎症细胞因子抑制率和 ROS 释放,具有良好的剂量依赖性和安全性。此外,M11 减轻了 ALI 诱导的肺损伤和氧化应激,并抑制了 M1 巨噬细胞的胶原形成和极化。反向虚拟筛选和转录组学分析表明,M11 可能靶向 Keap1/Nrf2 信号通路。进一步研究表明,M11 促进了 Nrf2 核易位和下游 HO-1 蛋白。此外,M11 抑制 NF-κB 磷酸化。总体而言,M11 可能是 ALI 的有效抗氧化应
发布时间:
2025
-
08
-
15
浏览次数:71
来源:包头稀土研究院近日,“蒙科聚”稀土+民生领域科技成果发布会在包头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成功举办。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携多项创新成果亮相,集中展示了稀土技术在健康生活与纺织材料领域的突破性应用,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发布会上,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纺织材料研发中心科研人员周华杰重点介绍了分子料理级稀土功能健康茶具和稀土增效农药等产品的研发进展。稀土茶具通过优化自身材料的电子层结构,不仅能让水分子团更小、更易被人体吸收,而且以卓越的高效抗菌性能成为一大亮点,现已上线 “稀饶天猫旗舰店” 及 “稀饶拾光微信小店供选择。针对棉花黄萎病研发的稀土增效农药,能显著提升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残留,助力绿色农业发展。天津分院稀土纺织材料研发中心成颖则聚焦纺织材料领域,发布了"稀贝丝青曜"红外温升蓄热纤维、"墨暖"稀土红外纤维及"冰逸"稀土冰爽防护纤维等成果。这些产品通过稀土改性技术,实现了温度智能调节与舒适体感的功能,在服装、家居等场景应用前景广阔。现场提问环节,参会者尤其关注稀贝丝产品的下游销售与合作进展,多家企业表达了对技术转化与联合开发的意向。 会议尾声,研发团队还接受了媒体专访,进一步阐释稀土功能材料"从实验室到生活场景"的转化路径。此次发布会不仅凸显了稀土科技在民生领域的创新活力,更通过产学研联动为"科技赋能...
发布时间:
2025
-
08
-
14
浏览次数: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