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来源:X-MOL氧化铈 (CeO2) 的沉淀-煅烧合成工艺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对环境构成重大挑战。本研究介绍了一种环保且短过程的阳离子膜电解方法,该方法有助于一步将 CeCl3 溶液直接转化为 CeO2 纳米颗粒。研究的重点是工艺参数,包括 CeCl3 浓度、电流密度和电解温度。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Ce3+ 浓度为 100 g/L,电流密度为 100 A/m2,温度为 303 K),CeO2 的合成效率很高,每单位质量的能耗为 2.53 kW h/kg。使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对 CeO2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由粒度为 15 至 43 nm 且成分均匀的球形粉末组成,比表面积为 111 m2/g,表面 Ce3+ 含量超过 10%,最高可达 21%。此外,本研究还研究了 CeO2 的沉淀动力学。CeO2 的电解沉淀过程受传质扩散和化学反应混合控制,表观活化能为 Ea = 17.73 kJ mol-1。这种方法从源头上解决了环境问题,并为合成 CeO2 粉末具有巨大潜力。
发布时间: 2025 - 07 - 31
浏览次数:107
来源:X-MOL采矿是一种人为活动,它改变稀土元素(REE)的分布,改变矿区的生态环境,污染周边地区。然而,采矿活动对矿山土壤稀土元素分布和化学形态变化的影响仍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 BCR 序贯提取研究了矿山土壤和未开发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分馏和化学形态形成。土壤样品多为阳性铈(Ce)异常,铕(Eu)异常为负。矿山土壤中轻稀土元素(LREEs)与重稀土元素(HREEs)的比值和总稀土元素(TREEs)含量均低于未开发土壤。在未开发土壤中,稀土元素以残余组分为主,交换组分最低,分别占 TREEs 的 50.85—91.41%和 0.15—13.02%。采矿活动改变了稀土元素的化学形态,显著增加了矿区的交换分数(0.47-56.00%),降低了残留分数(4.62-65.01%)。矿山土壤中可还原率也显著增加,占 TREEs 的 21.15—63.29%。与未开发区相比,矿区土壤性质与稀土元素分布的关系更为明显。然而,开采活动对 Fe 和 Al 的化学形态形成影响不大,开采前后残余部分比例占主导地位。 这些结果表明,采矿活动降低了 TREEs 的含量,重新分布了稀土元素的化学形态模式,提高了其流动性和生物利用度,这是稀土元素进入环境的主要人为来源,增加了土壤污染的风险。
发布时间: 2025 - 07 - 30
浏览次数:80
来源:中国稀土网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2024年度“地质科技重要进展、地质找矿重大成果”项目,包钢(集团)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同完成的《白云鄂博碳酸岩型铁-稀土-铌矿床勘查理论技术创新与找矿突破》获评2024年度地质找矿重大成果,实现了白云鄂博勘查史上重要的找矿突破,为保障国家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据了解,为保障国家稀土、铁、萤石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创新白云鄂博矿床成矿理论,实现深部找矿突破,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2019年,包钢(集团)公司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立了白云鄂博科学研究基地。基地成立以来,研究团队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多学科协同攻关和多渠道资金联合资助,在成矿理论、找矿突破、资源评价、科学发现、科研成果创新、开辟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包钢(集团)公司地采选专业首席技术专家、《白云鄂博碳酸岩型铁-稀土-铌矿床勘查理论技术创新与找矿突破》项目牵头人赵永岗表示,研究团队历时5年联合攻关,构建起成矿理论、勘查技术和找矿评价“三位一体”的创新链条,修正了1950年以来对白云鄂博矿沿用至今的“沉积变质型”勘查模型和传统认识,提出其属于“与碳酸岩浆作用有关的岩浆型+高温热液交代型(反矽卡岩型)”矿床新认识,并据此构建了新的矿床勘查模型。为解决重力地形改正中密度不均一问题,研究团队创新开发了人文干扰源三...
发布时间: 2025 - 07 - 30
浏览次数:36
来源:X-MOL镧系配位化合物(LnCC)作为优良的发光团,对配位环境的结构细节表现出超灵敏的响应,为化学和生物医学检测提供了有效的平台。由于水中分子振动的泛音会导致发光猝灭,基于 LnCC 的传感器通常用于非均相系统,其中化合物以固体纳米颗粒的形式分散在水溶剂中。然而,这会降低传感器的稳定性,影响灵敏度和选择性,并使机械分析复杂化。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开发了使用 LnCC 的均匀发光检测技术,并研究了潜在的化学机制。通过多方面超声处理,将 Eu-DPA 配位化合物合成为具有良好水溶性(140.3 mg/g)和优异发光(92.49%量子效率和 1 g/L 浓度下寿命 2 ms)的均相检测器。由于其均匀性,该传感器在检测水、血浆和尿液中的类癌标志物 5-羟基吲哚乙酸 (5-HIAA) 方面实现了高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Eu-DPA 暴露了许多与 5-HIAA 中的氨基形成氢键的羧酸吡啶氧位点。瞬态吸收光谱(TAS)和时间分辨发光光谱(TRES)进一步证实,氢键位点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显着影响能量转移过程,发光行为的变化证明了这一点。这项工作不仅解决了在镧系元素络合物中平衡水溶性和高效发光的挑战,而且为实用生物医学发光传感器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见解。
发布时间: 2025 - 07 - 29
浏览次数:32
3273页次11/819首页上一页...  6789101112131415...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