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来源:化学研究所利用可再生电力通过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对可再生碳资源增值具有重要意义。多碳醇因具有高能量密度特性以及与现有能源基础设施的高度适配性,在清洁能源储存与化工原料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目前,电催化CO2RR生成多碳醇的主要挑战在于解决C-C偶联与C-O键断裂的竞争机制导致的产物选择性失衡。同时,高电流密度下中间体脱附失控和体系稳定性低,制约多碳醇的规模化生产。因此,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以实现多碳醇选择性突破,成为领域发展的关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朱庆宫团队致力于CO2电催化还原体系研究。近期,该团队基于前期成果,发现稀土元素独特的4f电子轨道特性可精准调控相邻铜(Cu)原子的电子密度分布,并在电催化反应过程中构建具有动态自修复特性的催化界面,实现了高电流密度条件下CO2向多碳醇的高选择性转化。该团队利用镨(Pr)等稀土元素独特的4f电子构型和未占据5d轨道特性,通过分步沉淀-煅烧策略构筑具有微观结构缺陷的复合催化剂,在原子尺度上形成高效的不对称活性位点。这一催化剂在700 mA cm-2工业级电流密度下,多碳醇选择性达71.3%,多碳醇/乙烯产物比例提升至12:1,单程碳转化效率达44.8%。原位表征与理论计算显示,Pr-O-Cu键合作用形成的动态自修复异质界面能够调控*CO吸附构型,通过诱导不对称C-C耦合路径并稳定醇类中间体,以...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5
浏览次数:131
近日,大连化物所化学动力学研究室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 (1121组) 吴凯丰研究员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何山博士、湖北文理学院梁桂杰教授等合作,开发了硒化锌(ZnSe)基量子点热延迟发光新体系,并揭示了表面缺陷态介导的热延迟发光新机制。进一步,研究团队将量子点的热延迟发光拓展至紫光区间,为设计高能光子驱动的光化学反应的光敏剂提供了新思路。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5
浏览次数:133
2025年3月21日下午,上海市稀土协会、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宁波市磁性材料商会在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和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进行互动交流活动,围绕稀土产业的宣传推广、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区域协同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合作路径和行动计划。一、依托工博会平台,讲好稀土故事一行人员首先来到工业商展公司,听取工业商展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叶琪就商展公司及工博会新材料展的总体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并就与会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答复,他表示,工博会集“展示、交易、评奖、论坛”四大功能于一体,不仅是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窗口,也是推动产业合作的重要桥梁,稀土产业可以更好地展示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价值。沪苏甬三会一致认为,工博会是世界知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工业品牌展,可以作为三方合作的重要抓手,计划联合举办稀土材料主题展,展示最新的技术成果和应用案例。特别是计划推出的稀土材料应用的首发新品,将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维度的展示方式,突出稀土材料在高端核心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稀土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工博会平台,稀土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将得到更好的宣传,有助于提升公众对稀土产业的认知,推动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有利于稀土故事的传播。二、依托学校科技创新,助推成果转化随后来到上海师范大学化材学院,学院院长杨仕平教授热情接待,并在交流中强调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4
浏览次数:243
来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量子材料中,轨道作为一种关键的自由度,对低能物理现象和独特性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原子中不同轨道的贡献往往会引发对称性破缺,从而产生诸如强关联材料中的轨道依赖能带重整化、轨道依赖对称性破缺态、轨道选择性莫特转变以及轨道选择性超导配对等现象。例如,笼目超导体AV₃Sb₅(A = K、Rb、Cs)体系是一种多带超导体,展现出一系列丰富而奇异的物性特征,包括Z₂拓扑、对称性破缺的电荷密度波、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电子态、电子向列序、超导配对密度波以及两种不同的超导相。揭示笼目超导体中这些奇异电子态的轨道起源对于深入理解其物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费米面上复杂的多轨道成分,相关研究充满挑战。近几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的高鸿钧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对新型笼目超导体的创制(Sci. Bull. 67, 2176 (2022), Nature Commun. 15, 9626 (2024))及其新奇物性调控(Nature 599, 222 (2021), Nature 618, 910 (2023), Nature Commun. 15, 6109 (2024))开展了系统深入的探索研究。最近,该团队的博士生黄子豪(已毕业)和陈辉副研究员等采用钛元素(Ti)掺杂调控方法,研究CsV3Sb5体系中各奇异量子态的轨道起源。他们利用极低温-强磁场扫描...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4
浏览次数:120
3093页次14/774首页上一页...  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